
一、现场直击:家长跪地,学生踩背?
近日,某中学一场“感恩教育”活动冲上热搜。网传视频显示,数十名家长在操场跪成一排,学生依次从家长背上踩过。画面冲击力十足,网友炸锅:“这是感恩还是折磨?”“教育不能这么‘跪’吧!”
据知情家长透露,活动初衷是“体验父母艰辛”,但场面一度尴尬:有孩子边踩边笑,有家长膝盖磨破,还有学生犹豫不前……一场“感恩课”秒变“迷惑行为大赏”。
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二、学校凌晨致歉:考虑不周,但初心是好的
事件发酵后,涉事中学凌晨紧急发布声明,承认“活动设计考虑不周”,解释称本意是“通过身体接触增进亲子理解”,但未充分评估家长和学生的心理感受。校方强调:“我们错了,但请相信教育的初心。”
——这话听着耳熟!就像有人说“我为你好的方式就是让你社死”?
展开剩余70%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三、教育局回应:已责令整改,严禁形式化教育
当地教育局火速回应,定性活动“方式不当”,责令学校整改并加强师德培训。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感恩教育不能走极端,更不能变成行为艺术!”
网友神评:“建议下次让校长跪着听课,体验下什么叫‘接地气’。”
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四、深度剖析:感恩教育,别只剩“形式感”
创意挺好,执行跑偏 用互动传递亲情本无错,但“跪地+踩背”这种操作,仿佛穿越回了“二十四孝”。时代变了,感恩不是单方面牺牲,而是双向理解。 网友支招:一起做顿饭、写封信,不比“跪式服务”香? 教育需要“共情”,不是“共惊” 好的教育应该让孩子感受到爱,而不是尴尬。家长被迫配合、学生被迫感动,只剩下一地鸡毛和全网表情包。 金句:别让感恩变成一场“道德绑架式表演”。 幽默背后是反思 这事能火,正因为戳中了大众痛点:多少教育项目打着“创新”旗号,实则脱离实际?多少家长默默配合,只因“别人都参加了”? 灵魂提问:如果教育总靠奇葩创意出圈,是进步还是倒退?五、网友怎么说?
支持派:“虽然方式雷人,但敢尝试就比死读书强!” 吐槽派:“建议下次办个‘家长批斗大会’,更复古。” 理性派:“教育需要温度,不是行为艺术。请把选择权还给孩子和家长。”六、老王辣评
这件事最荒诞的点在于:我们总想教会孩子感恩,却忘了问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爱。
如果感恩变成公开表演,它还剩几分真心? 如果教育总在“折腾人”里打转,它离“育人”有多远? 与其绞尽脑汁设计“名场面”,不如多听听孩子那句“我想要的理解是这样的”。写到最后
教育不是一场“谁更惨”的竞赛,而是一段共同成长的旅程。
但愿下次热搜,能看到孩子们笑着对家长说:“谢谢你的爱,但我们可以换种方式。”
原创不易,您的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!
点击「关注」吃瓜拌饭,第一时间get教育热点深度解读,不迷路!
PS:评论区已开放,等你来聊~
(本文系搜狐号独家原创,已通过平台审核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)
发布于:山东省配资天眼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